香港經濟日報C12 | Healthy Life | Healthy Life | By 何寶華 | 2016-02-15
音樂治療活動 健腦又好玩
音樂,對很多人來說是好玩的活動,其實對於長者而言,更有健腦之功效。透過音樂治療,既支援有早期認知障礙症患者,亦幫助社區長者預防此症狀,可見所有長者都適合參加。
音樂治療實況
開始前,音樂治療師跟長者們聊天,聽聽他們介紹自己的名字,之後邊彈結他邊領唱歡迎歌,這首歌的歌詞即興創作,加入參加者的名字,參加者在音樂治療師的眼神引領下,自發地用歌聲唱出自己的名字。
在座者玩得投入,手舞足蹈,音樂治療師繼而給他們不同的樂器,並需要一位不懂彈結他的朋友,參加者都回應「唔識」,就是這樣,把結他輪流交給從未玩過結他的兩位男長者,初時他們有點害羞,但也嘗試拿着結他在弦綫上輕輕的掃。其他人也手執樂器,如鼓、響手鈴、鋼片琴等,一起合奏、合唱經典歌曲《萬水千山總是情》。事實上,音樂治療師為長者們精心設計了多個環節,如透過結合現實導向的音樂,考考大家現在的年月日時間、手眼協調、即時反應等。
許氏夫婦:一起放鬆一下
許氏夫婦喜歡音樂治療活動,許太說:「丈夫性格內斂,與同學一起玩、唱歌,覺得他開心些。」兩年前,許先生中風後腦部受損,記憶力衰退,試過忘記已吃過飯,「所以我辭去工作,時刻睇住他。」
在許太身旁一直較沉默的許先生,也開口稱讚太太待他最好,聽畢許太說:「我有時脾氣都不好,他不聽話會狠狠罵他。」身為照顧者,許太自找方法紓緩照顧壓力,如看書、參加活動。「就像跟他一起做音樂治療,我才接觸到非洲鼓、浪濤沙等樂器,以前未試過。音樂治療可訓練丈夫的腦部、反應,又可幫到我輕鬆一下,其實我的記性都會變差,現在當作預防。」當許先生在結他上彈弦,許太太覺得驚喜,「原來丈夫做得到。」
李氏夫婦:對大家的關係好
李氏夫婦之前已接受過音樂治療,感覺良好,李太表示,丈夫喜歡玩,惟獨對音樂的興趣不大,但經過音樂治療後,對音樂完全改觀。「自從多了來玩,接觸更多人,我覺得我和他個腦都靈活了。」李先生則笑說:「在家得我和太太,她會『蝦』我,來到這裏有其他睇住,她就不會。」逗得大家都笑了。
李先生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近年患上認知障礙症,記憶力開始變差,但自理能力沒有問題,李太寄語其他照顧者:「保持平常心,他(患者)都不想。遇到很激氣的事,自己深呼吸一下先,跟他硬碰對大家無好處,最好一起參加活動,兩人關係更好。」認識了李氏夫婦多年的循道愛華村服務中心社會福利部興華耆樂中心主任陳展鴻表示,李先生自從參加音樂、藝術、園藝等治療活動後,發覺他的專注力有所提升。「保持社交、建立正向生活態度、提升自信及成就感,相信有助延緩腦部退化。」
解讀音樂治療
註冊音樂治療師、註冊社工周雪甄表示,音樂是自然流露的,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音樂小孩(Music Child),只是隨着年紀增長而被埋藏,音樂治療能把內心的音樂小孩喚醒,與外界產生聯結。「認知障礙症患者由於腦部、身體機能問題妨礙他們與外界聯繫,音樂卻會令到他們找回一直在心中的音樂小孩。」
音樂引發情感反應,玩樂器會郁動到身體,提升手腦協調能力;唱歌是對咽部肌肉的訓練。「早期認知障礙症患者對情感的需求較大,因此設計上重情感的支援,如即興演奏讓他們得到的成功感是重要一環。中、後期的患者,容易搞亂日子,因此會在音樂中加入現實導向。如果單單說出日期、時間,好快會忘記,但音樂夾雜不同的音域和節奏,唱幾多次都不會厭,切合他們需要重複又重複的習性。」
照顧者一樣啱玩
舉例說,音樂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當音樂治療師唱出「有無人話我知,今日係 201.......」這一句子時,長者很自然地、放膽地接住唱個「6」字,唱了後亦覺得很快樂,有成功感。「我不需要用說話稱讚他,他自然在音樂中取得回報,這就是音樂的奇妙之處。」
再者,音樂是公平的,不會因患上認知障礙症而令其的音樂能力低過其他人,故照顧者和患者都可以一起參與。「照顧者在參與的同時,把照顧者的角色放下,更何況他們確實需要放鬆一下。又藉着音樂活動,會看到患上認知障礙症老伴的另一面,而不是平時對很多事情都表現混亂的一面,了解到老伴原來還有些音樂潛能。」可見音樂治療活動,適合任何人參加。
﹏﹏﹏﹏﹏﹏﹏﹏﹏﹏﹏﹏﹏
樂韻悠揚音樂治療小組
透過即興創作、合奏及音樂分享,藉以建立自信和建立人際關係、紓發情緒及鍛練手腦協調。此活動為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社會服務發展專款「耆年共創生命力—— 早期認知障礙症患者支援計劃」活動之一,其他活動包括藝術治療、園藝治療小組等。
日期:3 月 3 日至 4 月 28 日(逢星期四,共 8 節)
時間:2:30pm-3:30pm
地點:小西灣邨瑞隆樓地下禧恩堂服務坊活動室
對象:60 歲或以上
費用:$80
查詢及報名:2558 3338(循道愛華村服務中心社會福利部興華耆樂中心)
Commentaires